「一步一步的进逼,终将引发一场追逐!」这谚语豪威尔曾经在理论上思考过它的含意,没想到若干日子后他就实际地经验这个事实。有一天,豪威尔忽然罹患了伤寒,在那个时代,伤寒不仅是很危险的病,甚至常常致命。豪威尔被伤寒击倒了,很快就濒临死亡的边缘。在受病痛折磨的时候,豪威尔独居在外,远离家乡,于是,此时上帝的慈手再度伸向他。此次过后,豪威尔回忆说:「那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尝到恐惧的滋味,面临离世的时刻,不知道要往问处去。悲痛盘据在我的心里,那是我从未有过的感觉。感谢上帝,当时我的父母没有在身边为我移去那样的恐惧,感谢上帝,人的同情没有蒙蔽我,使我错失掉生命。你可以住在人群中,但你必须单独遇见上帝和面对永恒。」
正视永恒他向上帝呼求不要让他死。当他求上帝赐他永生时,一切因赚钱、旅游、观光而来的快乐,都被抛到脑后。他呼喊着:「再给我一次机会,我将把生命奉献给祢。」当时他并不知道在他这样的呼求中,隐含着一个誓言,主在答应他之前就认清了这点。所以在豪威尔继续呼求时,他从内心深处感觉到:他不会死了。就从那一刻起,豪威尔复原了,从此成为一个新造的人。他说:「当我即将失去一切进入永恒的黑暗时,我首次触模到真实的生命。我看见这世界正无所不用其极地要把我推入那永远的迷失中,我知道,我亏欠那拯救我的主太多太多了。」从那时起,他再也不敢轻忽「永恒」,因为他已见过地狱的真相——就是与上帝永远隔绝。
在病愈之后,这段刻骨铭心的经历使他重新以热烈的心情检讨他目前的光景。他已从死亡中折回,但并没有脱离对死亡的恐惧。他一直相信耶稣道成肉身、为人赎罪、复活升天之事,这些都是他生命中最宝贵的真理。然而,为什么这些真理无法活生生地被他经验到?如果基督已战胜了死亡,为什么他还会惧怕死亡?曾经听他叙述过这段生命历程的人都不会忘记,他对这些问题那一针见血的答案,他说:「我发现,因为我所拥有的只是一位历史上的基督,而不是可领我进入天家的那位个人的救主。」
整整五个月的时间里,他每日都寻求回归上帝的路。他说他情愿花费每一分钱,从这个国家的这一端走到另一端,去寻找一位可指示他永生之路的人。后来,他真的去找那位他唯一能想到的人。他踏上往新堡的路程,奔驰百哩去找他的堂兄,提出关于永生的问题。然而,豪威尔的堂兄自己虽然知道问题的答案,却无法让豪威尔明白。
财主归主记在这几个月中,豪威尔又搬到宾州的康豪尔斯维里(Connellsville )。在这里,这场「追逐」终于要接近尾声了。「追逐的脚步声停在这个问题上——我的疑惑,岂不正是主的手向我慈爱的召唤?」每一次的迁移都使他在追求和得着上,进入另一层更高的境界。在搬进新家后不久,豪威尔就听到有一位改信基督的犹太人,毛里斯•罗本(Maurice Reuben )要从匹兹堡到这个城来主领一次聚会。豪威尔去参加布道会的第一个晚上,罗本讲道的内容是他悔改的经过和圣灵向他启示有关加略山的事。豪威尔稍后回忆说:「我曾听过数十次加略山的信息,并且坚信不移,但是在那夜之前,我从没有真正见过加略山。」那夜他所受的感动,正和他被堂兄的见证震撼的情形一样。
毛里斯说,他生长在一个富裕的家庭,拥有世上最好的一切,似乎他注定要为赚钱而活。他是匹兹堡最大商店之一——「所罗门和罗本」的董事,但是他的一位顾客常令他感到羡慕。有一天,他对那位顾客说:「你好像生来就很快乐!」顾客回答他说:「是的,从我第二次出生开始。我接受了主耶稣基督,重生于上帝。然而,在我重生前,我并不比你快乐!」
罗本被他的见证深深感动,于是去买了一本新约圣经。在新约中,他发现那些跟随耶稣的人,都是犹太人,包括那位说「耶稣是上帝的羔羊」的施洗约翰,及主要的几位门徒如彼得、雅各和约翰。还有耶稣曾指着一位犹太人说:「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在这磐石上。」接着他又读到那位富有的少年人的故事。这是个很戏剧化的时刻——一 位廿世纪的犹太富豪在慕道中,阅读救主和第一世纪的犹太少年富豪对话的经过。罗本看见耶稣要那位少年去变卖所有的以进入永生,而他,罗本,也想得着永生,但难道他也要付出同样的代价?这是个极大的考验。如果他要成为主的门徒,他知道自己也必须抛下一切。他既然已经看见主这样的教训,他就必须遵守,想退回已太迟了。当罗本说这些话的时候,豪威尔从心底响应说:「是的,对我自己来说,要回头也已经太迟了。」
罗本以正确而严谨的态度面对这事,并估计他须付的代价。他知道,他的妻子可能会离弃他,他的弟兄会剥夺他的事业,没有一个犹太人会跟随他,但是他还是下定决心,纵使丧失所有的一切,他也不改变这个决定。后来,有一天,在往店里的路上,罗本听见一个声音重复地对他读约翰福音十四章第六节的经文:「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借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真理照亮了他,于是他在那一刻接受了基督,并让基督进入他的生命。他把这个决定告诉了他的兄弟和别人。依照他父亲的遗嘱,如果他改变了信仰,他的每一分钱都要被没收,但他的兄弟愿意分给他七万英磅——那是他应得的一份,而条件是要他横越美国,到蒙大拿退休。可是,罗本回答他的兄弟说:「我已在匹兹堡找到真光,我要在匹兹堡为主做见证。」
说了这话后,那个星期六晚上,两个警探来把他带到警察局去。星期一,两个医生到拘留室里看他,询问有关他所听到的声音。他想:「他们是不是怀疑我精神有问题?」两个小时后,从收容所来的看守人把他带到一个房间,里面有二十九个精神失常的人。这样的处境所带来的痛苦几乎使他崩溃。他能胜过拘留所的待遇,可是,在这里的日子却不是他所能承受的。他跪倒在床边,将心事全部向主倾吐。不知跪了多久,几乎已失去知觉,突然他看见了一幕加略山的景象,目睹了主被钉十字架的每一段过程。在主所受的痛苦中,他忘记了自己的痛苦,而当他注目十字架时,主自己向他说:「难道我必须独自背负十架,全世界的人都置身事外?」心碎的罗本说:「不,每个人都有十字架,我也有十字架要背。」 从那时起,罗本成为一个新造的人。他不再抱怨在收容所的日子, 他反而开始为其他二十九人祷告。至于对主,他说:「让我代祢受苦。无论祢让我遭遇什么,我都不再抱怨。」
两周后,罗本的兄弟来看他,斥责他的愚昧,说他不该把自己陷入这种地方。他的兄弟说:「你怎么不学聪明一点?离开这里到蒙大拿去吧!」「原来那个条件还存在,那么使我被关在这里的原因并不是我的精神状况有问题,而是他们的诡计!」罗本用逻辑推理认清了这一点。他的一些基督徒朋友于是立刻要求法院调查此事。六周后,他获得释放。此事变成司法案件,他所听到的声音成为审问的重点。法官传讯那个到拘留所检查罗本的医生,问他何以认定罗本精神异常。「因为他听到一个人说话的声音。」这位法官也是个基督徒,他反问道:「使徒保罗不是也曾听到过声音吗?在美国的国旗下,这样的寃狱真是一种耻辱!」法官接着请罗本指控所有与此事有关的人员。罗本回答说:「我不想控告任何人,但我要做一件事——我会为他们祷告。」他穿越法庭,向他的兄弟伸出手来,但他的兄弟转过身背对着他。他走向他的妻子,他的妻子也是以这样的态度对待他。但是,对他自己的灵魂而言,这是一场何等伟大的胜利!
他在芝加哥租了一个小房间,独自居住;唯有主与他相伴、、虽然有两年的时间,他几乎没有一餐饭是象样的,但他带领了很多人归主。一年后,他的妻子到一个夏令营听他讲道,悔改信了主,那时他首次见到了他妻子离开他以后才出生的儿子。她愿意与他重组家庭,只要他能出外谋生,像其他基督徒一样。因为他的心悬念于小儿子身上,所以这个试验比先前的更大。妻子的要求似乎很合理,但是他知道主呼召他从这个世界出来,要过一种完全凭信心的生活。他向主恳求,但所得到唯一的答案是:「回到埃及去!」这就够了!罗本再一次紧抱十字架,他到车站送走了妻儿,经历了锥心刺骨的伤痛。然而当冒着蒸气的火车驶远时,他感觉到彷佛上帝已经把天国的喜乐注入他的灵魂中以致他在月台上轻快的跳起舞来。其后三年,他没有再见到他的妻子,而在另外一次的聚会中,他的妻子同样也领受了十字架的启示。以后她见证说,从前她只是个普通的信徒,她不会愿意与丈夫共同走上牺牲奉献的道路;但现在,为了上帝的荣耀,她甚至愿意沿门乞食来走这条道路。这对夫妇团圆了,她成为罗本传道生涯中最得力的助手。
从前有一件阻隔豪威尔明白真道的事,那就是当某些人告诉豪威尔说他们已重生时,他看不出他们的生活有什么比他好的地方,因此,教他如何相信:他们拥有某些他所没有的东西?但有时他会对主说:「如果我能看见有一个人,他的生活如登山宝训所教导的,我就能信服了。」在罗本结束他的故事之前,豪威尔彷佛听到主对他说:「你要找的人岂不就是这位?」
依照豪威尔的说法,后来在那个卫理公会小教堂里发生的事是这样的:「当罗本把那幅神圣的景象带到我们眼前时,我也同样看见了十字架。我俯伏在救主脚前,哭了又哭,似乎过了千年万年。我体会到救主受死全是为我,于是我在主面前再也没有自我。我一直活在死亡的恐惧里,现在我看见主已为我而死。我的父母非常爱我,从没有人像他们那样爱我,但他们从没有为我尝过死亡的痛苦。救主却『为我而死』。救主对我的爱和父母对我的爱相比较,如同天壤之别。祂赢得了我全部的爱,祂破碎了我,我的一切都随祂而去。
然后主对我说:「看哪!我站在门外叩门,你可愿意让我进来,就像我进入罗本的心,取代他的妻子、儿子、家庭、公司和世界在他心中的地位?你愿意接受我吗?』『我愿意。』我答应主,于是祂进入我心,从那一刻起,主改变了我。我好像重生进入了另一个世界。我发现我身在神国中,造物主成为我的父亲。那夜我得到永生的赏赐,那是用金钱也买不到的。」
帕子已掀开「回家的路上,那位陪我一起去聚会,但没有什么特别感受的朋友,在我眼里,忽然显得很粗俗。不仅如此,所有尚未重生的人看来都变得粗俗了。救主成为我的一切。祂不但是万人中最美好的,甚至是亿万人中最美好的。祂的爱一直在我身旁,以前我看不见,所以毫无反应,可是以后我会给祂无限的回报。属于这世界的一切都粗糙不堪,属于主的一切,却都圣洁、纯净而美好。我彻底地改变了。没有一个朋友能够了解发生了什么事,只知我与属地的事物再也没有牵连。然而,并不是教条使我改变,乃是十字架。十字架并不是使我获得精神上的满足,而是拿去蒙蔽我心眼的帕子,使我看见了主。那夜起,我把世界视为一个受诅咒的地方,我已定 意再也不接触它了。
救主的爱从此向我显明,那样的显明很难用言语解怿。我看见救主和天父在我受苦之前,就愿意替我受苦。救主不是以其他的事物帮助我,而是亲自担当了我的重担。这世上没有一种爱情像祂的爱一样,其他的爱与主的爱相比,都是:那么微不足道。人的爱都是自私的,唯独上帝的爱持续到永远。常你接受救主,就接受了上帝的爱。这样的爱充满了我,永远充满我,再也不消失。因为主临到我,我看见了这大爱,我知道祂将借着我去爱其他的罪人,如同祂爱我一般。主爱我毫无勉强,我爱别人亦然。在与上帝和好前,我是与主为敌的,而如今再没有人与我为敌。如果我已活在上帝的国度里,我就能活出有怜悯、有恩慈的生命,能去爱他人。上帝在我身上的爱岂会伤害别人呢?我已经远离世界和其中的愚昧,在那只有主爱的国度里重生了,这样的生活是世上最美好的生活。」
豪威尔常常提到他这个属灵的生日,因为这是他一生中最有意义的日子。这一天也使他决定离开美国,结束在美国寄居的生活。他永难忘记他遇见救主的地方是美国,而使他遇见救主的是一位犹太人。因此,他自觉他必须在往后的年岁里,偿还他对上帝选民所欠的债,但首先他必须向那些教导他认识上帝的乡亲们做见证。返乡的念头在几天内就付诸具体的行动,因为这时有一个强烈的诱惑针对他过去那贪爱金钱的弱点而来——就是他的经理突然大为赏识他,愿意加给他两镑十先令的日薪,但要他用更多时间来工作。在那时的美国,这样的薪资算是非常优厚的,对贫穷的他来说,更是意义非凡。他告诉朋友,他要尽快地离开:『因为那个经理正把一个很大的诱惑摆在我面前,而我已向主许愿,我绝不再为钱而活。』新生命迅速地赶走了老我,正如他所说,他出来本是为了观赏风景,但现在他已看见了这世界上最伟大的景象——加略山!